你见过这样的毛主席吗?穿着破烂,满脸憔悴,高大的身材,因长时间饥饿,瘦得只剩皮包骨。
你知道这张照片是什么时间,拍摄于哪里吗?
毛主席看上去,为何会如此的惨呢?
1935年10月19日,毛主席随陕甘支队第一支队终于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。
抵达吴起镇那天,尽管大家都是疲乏至极,但是心情很激动。
因为这一路走来,真的是九死一生。
现在终于到达陕北,一种浴火重生的壮烈感油然而生。
毛主席呢?
站在一处破窑洞前,拍了这张令人心酸又心疼的照片,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。
展开剩余73%从照片上看,毛主席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,可以说是衣衫褴褛。
而且满脸憔悴,瘦得脱相。
虽然毛主席当时只有42岁,但是看上去不止60岁。
尽管如此,毛主席的目光依然是坚定的,更是深邃的……
毛主席那首气势磅礴的《七律•长征》诗,就在这个时候一挥而就: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这首诗,虽然只有56个字,但是字字千钧。
因为它浓缩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,九死一生的凶险,还有取得了成功的喜悦。
到达陕北后,中央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。
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。
看到在座的红军将士,个个衣衫褴褛、满脸憔悴,又面黄肌瘦,毛主席流泪了!
毛主席说: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,遭到了失败。但是到了陕北,毕竟还是胜利了!……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,前途是光明的……
将士们听到后热血沸腾,然后就是使劲的鼓掌。
在长征路上,毛主席和大家一样同吃同住同走路。
而且,毛主席还要指挥打仗。
像四渡赤水战役,毛主席运筹帷幄,发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,犹如神兵相助。
尽管胜利了,但是为了打赢这一仗,毛主席真的是绞尽脑汁,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!
到达陕北后,新的问题又来了。当时是11月份了,陕北的冬天来得早。由于经济紧张,红军将士们不仅挨饿,还要挨冻。因为陕北的冬天,如果没有棉衣,是没有办法过的。怎么办?
毛主席想到了徐海东。因为徐海东率领25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,所以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他。毛主席亲自给徐海东写信。准确来说,是一份借条。
毛主席说部队过冬,无论是吃、穿都困难,需要借款2500元。徐海东收到信后,就和程子华商量。当时,红二十五军家底只有7000元。结果徐海东派人给毛主席送去了5000元。
面对雪中送炭的5000元,毛主席在心里记住了。
对于长征,毛主席是这样评价的: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。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宣传队,长征是播种机。
这句话,诠释了长征的意义。而且,长征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,代代相传!
发布于:河北省晟红网-每日配资网站-杭州配资-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