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日本长期国债价格反弹回升,但市场预期,这场日本国债危机不会就此结束。
7月17日,据Investing数据,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下跌。截至当日下午3点,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0个基点至1.56%,其他长期国债收益率虽然有所上升,但也未及此前高位。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7个基点,至2.568%;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63个基点,至3.095%。
7月15日,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升至1.59%,创2008年10月以来最高,日本20年期国债、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1999年首次发行以来的新高。
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认为,触发日本长债市场动荡的因素,是外界担忧在日本参议院选举后,日本将推行财政扩张路线。市场预计,日本政府增加财政支出会导致日本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。债务扩大将给日本带来极大的危险,因为该国是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有数据显示,目前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例高达263%,远超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的142%。日本债务犹如“滚雪球”般增长,与过去三十年日本不断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恢复经济增长密切相关,但此举也导致了日本国债依存度和负债率持续上扬。
日债危机背后,一系列问题待解:日本会以怎样的方式解决这场国债危机?日本的政策选择空间将有多大?同一时间,全球长债抛售潮也愈演愈烈,美国、德国和英国等债市也面临类似的抛售压力。对全球政策制定者而言,日本的经验或许是重要的路径探索启示。
抛售潮为何愈演愈烈
日本长期国债抛售“风暴”有缓和的迹象。
7月17日,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连续两日回落。但过去一个月,从10年期到40年期的日本国债收益率均大幅提升,不禁让人联想到5月那一轮日本长债暴跌。5月20日,日本20年期国债迎来自2012年以来最差拍卖,30年期、4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双双飙升至历史新高,连续多日无人出价。随着日本央行逐渐调整量化宽松政策,降低购债规模,日本长期国债的市场流动性被削弱,最终日本央行决定从2026财年放缓缩减购债速度,才暂时止住日本长债的跌势。
据新华社报道,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将于7月20日投票。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,自由民主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选情严峻,其议席过半的目标面临挑战。在应对通胀上,日本执政党联盟和反对党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案,其中反对党呼吁减税并增加财政支出。有投资者担忧,若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陷入苦战甚至失利,首相石破茂政府为应对选举压力,可能被迫转向或强化财政支出扩张路线。
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分析称,参议院选举将近,日本各个党派为了守住阵地都开出经济承诺,比如减税、增加补贴等,这些举措都会导致财政逆周期扩张,但日本的财政赤字处于发达国家中的危险警戒线,这样的财政扩张可能导致日本国债风险溢价上升,这背后是日本政府债务违约的风险。出于对日本财政赤字预期的恶化,原本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之一的日本国债,也在人们眼中变得不再安全。
有分析认为,即便执政联盟保住多数席位,石破茂也可能放弃鹰派财政立场,通过增加支出来缓冲美国关税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冲击。前日本央行委员Makoto Sakurai预计:“政府很可能编制5至10万亿日元(约合350亿至700亿美元)的补充预算,这进一步推高债券收益率,日本央行至少将按兵不动至明年3月。”
另一方面,日本央行可能加息的预期和美关税政策也增加了日本长债的压力。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日本通胀压力持续存在,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进一步加息,推高了债券收益率;另外,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日本经济带来压力,日本政府税基可能减少,为提振经济财政开支可能会扩大,加剧财政负担。
日本政策“工具箱”有限
尽管日本财务省已减少超长期国债发行,但借贷成本仍在持续攀升。在日本央行放缓缩减购债之际,日本国债表现低迷,说明仍存在需求缺口。
受访专家普遍认为,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在高位。王有鑫表示,一方面,日本央行仍在缩减购债规模,国债市场供需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;另一方面,若参议院选举后日本政府采取财政扩张政策,政府债务风险加剧,将进一步推动国债收益率走高。
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也分析称,短期内日本长债收益率飙升可能会受到日本央行的干预,比如注入短期流动性等公开市场操作,但是长期来看,日本央行减少国债购买,叠加上日本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,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有上行的风险。
面对日本国债危机或长期延续,市场更深的担忧由此而生。
首先是日本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。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在国会警告称,债务缠身的日本政府处境“比希腊还糟糕”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,日本的债务高达其GDP的263%,远超希腊在2009年欧债危机时的142%。
其次是日本仍面临着输入性通胀问题。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、副院长张玉来表示,当前日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输入型通胀压力,若日本实施财政扩张政策,将形成叠加负面效果,导致其结构性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解决。
“长期来看,实施财政扩张将增加日本政府债务利息支出,财政负担继续加重。”王有鑫认为,长债危机下,日本的经济状况可能持续低迷,“日本长债危机也会导致社会利率中枢上移,居民、企业借贷成本提高,抑制投资和消费,日本经济低迷复苏状况短期内将难以改善。此外,还可能导致股市等资产价格下跌,影响居民财富收入,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。”
雪上加霜的是,日本已经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苗头。近日,日本内阁府公布的5月景气动向指数显示,对经济形势的总体评估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“恶化”,上个月为“止跌”。从定义上来说,这表明日本经济处于衰退局面的可能性很高。值得警惕的是,在日本通胀持续飙升的情况下,日本经济还有陷入滞胀的可能。
债务负担增加、通胀持续飙升、经济衰退危机再现,无一不是日本政府要面临的难题。
接下来日本政府会采取怎样的举措?在王昕杰看来,日本政府大概率会通过财政扩张手段支持经济,短期内容忍通胀抬头的表现。
孙立坚也表示,日本政府确实处于两难处境,可能会优先盯住经济衰退的风险,只有稳住经济,才能夯实税基,财政调整才有保障。他向记者分析,日本政府目前的策略,可能是一边选择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,一边配以央行购债改变国债收益率曲线,本质是以“时间换空间”,暂时容忍财政赤字扩张和通胀压力,为经济企稳争取时间。
“要想解决日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,或许不能只依靠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解决,需要配合更大胆的结构性政策。”孙立坚认为,日本的应对举措主要有两个方面,一是大幅降低国内各行业准入门槛,比如放松对农业等传统保护性产业的管制,吸引多元化参与者特别是外资企业进入;二是调整策略,参与由中国等新兴力量构成的全球多边体系。(实习生卢文静对本文亦有贡献)
晟红网-每日配资网站-杭州配资-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