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8日,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,一场原定签署矿产协议的会晤演变成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公开争吵。 特朗普多次打断泽连斯基发言,指责其“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”,泽连斯基则坚持要求美国提供明确的安全保障:“如果乌克兰再次受到攻击,我们无法指望获得保护。 ”这场40分钟的会谈最终以泽连斯基提前离场告终,原本计划签署的矿产协议沦为废纸。
冲突的导火索是资源与安全的致命错位。 美国对乌克兰矿产资源的渴求早已公开化,特朗普曾直言:“乌克兰应该用稀土换援助。 ”根据协议草案,乌克兰需将未来矿产收益的50%注入美乌共同基金,而美方仅以一句模糊的“支持乌克兰为和平努力”作为安全保障承诺。 这种不对等的条款,让泽连斯基在镜头前质问:“美国难道只想讨论如何开采矿产获利? ”
特朗普政府以暂停军援为筹码,逼迫乌克兰接受矿产协议。 2025年3月,美国切断“爱国者”导弹供应,7月又冻结10亿美元军援,掐断防空导弹和炮弹供应。 前线乌军士兵透露,155mm炮弹库存跌破“红色警戒线”,炮兵每天只打20发,而俄军则铺天盖地砸来200发。 断供后基辅天空彻底“裸奔”,7月第一周乌军逃兵暴增40%,士兵在战壕里怒吼:“没有防空掩护,我们就是活靶子! ”泽连斯基连夜致电特朗普求救,却被要求“先签矿产协议”。
这份被称为“新殖民契约”的协议,是特朗普埋了半年的暗线。 2025年2月,泽连斯基在白宫会谈时亮出乌克兰稀土分布图,主动提出“美国优先开发权”。 三个月后,协议细节曝光:乌克兰需将石油、天然气、锂矿等未来50%的收益注入美乌“重建基金”,美国企业直接掌控开采权。 全球储量第六的乌克兰锂矿(占全球6.5%),美企可绕过本土法律限制,用“技术合作”名义圈地挖矿。 附加条款中,美国能源部要求“接管乌核电站”,名义上是“保护设施”,实则为挖矿供电。
会谈中,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援助金额上各执一词,凸显了双方深深的信任裂痕。 特朗普声称美国已投入“3500亿美元援助”,而泽连斯基当场反驳,公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670亿美元军援加315亿美元财政支持,合计不到1000亿美元。 泽连斯基直言特朗普“被俄罗斯虚假信息洗脑”,并强调乌克兰不是美国的附庸。
西班牙《机密报》指出,美国将地缘冲突异化为“资源交易”,其协议本质是“新殖民主义”。 当特朗普要求乌克兰用资源“偿还”援助时,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这是“自私到极点的勒索”。 而泽连斯基那句“保护乌克兰就是保护欧洲资源”的呐喊,更像是一个弱国在强权碾压下的悲鸣。
美国媒体披露,美方向乌方递交的和平提议文件内容只有一页,在“法律上”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权,“事实上承认”俄罗斯控制几乎全部卢甘斯克地区,以及顿涅茨克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。 这种领土让步要求让泽连斯基难以接受,因为乌宪法第73条明确规定:任何领土变更必须全民公投。 泽连斯基若接受美国方案,可能第二天就会被议会弹劾,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甚至会武装起义。
2025年5月25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库尔斯克州视察时,他的座机遭到乌克兰46架无人机袭击。 俄军拦截了所有无人机,普京毫发无损。 同一天,俄军用导弹炸沉一艘载有100个集装箱的乌克兰运输船,船上全是美国和北约送的无人机、导弹。 白宫的人说特朗普根本不知道乌克兰要动手,连美国情报部门都没提前告诉他。 泽连斯基和拜登视频通话时笑呵呵的,和特朗普通话时直接摔了电话。
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在一周内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:先暂停军援,再恢复武器供应。 这种态度转变看似混乱,实际上是赤裸裸的生意谈判。 他把乌克兰视为货架上的商品,军援是遥控器,矿产是定金,正与普京玩一场“战争生意”的讨价还价。
暂停军援是为了逼迫乌克兰低头,恢复武器供应则是为了震慑俄罗斯,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计算以最大化美国的利益。 泽连斯基被迫抵押国家50%的矿产收益来换取炮弹,这让欧洲盟友非常不满却无能为力。 这场战争被特朗普变成了一场“谁出价高就卖给谁”的交易。
特朗普的反复操盘,本质是将乌克兰危机转化为一场“杠杆拍卖会”,军援启停是竞价槌,矿产是标的物,而美国始终坐在庄家席位,谋求以最小成本摘取资源与地缘双重红利。 乌克兰的国土与主权在大国槌起槌落间不断碎片化。
晟红网-每日配资网站-杭州配资-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